卫星、探测器等航天器在太空中需通过执行机构调整姿态、展开载荷,大负载电缸的 “高精度” 与 “长寿命” 特性完美适配太空任务的需求。
姿态控制系统:在北斗导航卫星中,大负载电缸驱动反作用飞轮的转速调节,实现卫星的姿态稳定,其控制精度达到 ±0.001°/h,确保卫星天线始终对准地球;同时,大负载电缸采用 “无刷电机 + 行星减速器” 结构,使用寿命超过 15 年,满足卫星的在轨运行需求。
载荷展开系统:在嫦娥探月探测器中,大负载电缸驱动太阳能帆板、着陆腿的展开,展开过程中的速度控制精度达到 ±0.5mm/s,避免因展开过快导致的结构变形;在火星车中,大负载电缸驱动机械臂的关节运动,实现火星表面的样本采集。大负载电缸定位精度达到 ±1mm,可完成 “钻取 - 抓取 - 转移” 的全流程动作。
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行依赖于机械臂的维护与操作,大负载电缸作为机械臂关节的 “动力源”,直接决定机械臂的运动性能。
在国际空间站、中国空间站 “天宫” 中:
机械臂关节驱动:空间站机械臂的每个关节均集成 2-4 个大负载电缸,通过协同控制实现关节的旋转与伸缩,定位精度达到 ±0.1mm,可完成航天员出舱辅助、舱段对接等复杂任务。
舱门与载荷更换:大负载电缸驱动空间站舱门的开关与载荷的更换,在真空环境下,通过 “密封设计” 与 “润滑脂防挥发处理”,确保机构动作的稳定性;同时,通过电机电流反馈,实时监测机构运行状态,避免因卡滞导致的在轨故障。